【论道】煤矿安全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时间:2015-08-1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张建
安全规程三令五申,安全誓言每天必背,安全制度全员覆盖,安全投入数以万计……可为什么拥有这一切的某些煤矿企业还是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答案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思想问题。应该说,任何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根据对国家煤监局事故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故都属于责任事故,而在事故发生之前,事故隐患早已长期存在,可由于人们安全意识的淡漠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各类隐患苗头被轻易放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也在不断地积累和发酵,并最终造成了惨痛的后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全工作就像上发条,一段时间不拧紧,就一定会松。所以,任何一劳永逸、高枕无忧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先从自己开始,真正从心里认识到“麻绳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正如杨军董事长在公司下半年安全工作会议上所讲,要树立“零死亡”理念、保持“零容忍”态度、追求“零缺陷”管理、锻造“零失误”作风,时时反省自己近期的安全工作是否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是否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拧紧自己的思想“发条”,决不能因为安全形势稳定,思想上就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好大喜功。
随着矿井安全周期的延长,职工长期处在高压态势下,必然会出现懈怠心理、厌倦心理、侥幸心理和麻痹心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安全工作中必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仅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还必须时刻提醒职工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务必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安全管理“红线”及“重点”的宣贯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安全周期延长职工思想滑坡的问题。
事故是振聋发聩的警钟。要把所有麻木不仁的人惊醒,只有时刻保持“事故就在身边,放纵必酿大祸”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事故就在下一秒”的危机感,才能从思想深处增强对安全的敬畏,在忧患中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在忧患中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百善矿保运区)
相关文章
- 12-26合肥市瑶海区社区设立“党员家庭教育点”
- 08-072013安徽百强企业利润增长19.9%
- 05-29智能化升级,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寻找新的出发点
- 06-20雷鸣科化“董亚峰技能工作室”正式揭牌
- 03-07立足“中国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 09-03建设中国,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合肥召开
- 09-13合肥瑶海区两路沿街立面将“定妆美容”
- 02-24精细化管理 涡北选煤厂精煤合格率达100%
- 10-31合肥高新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 11-16怀宁县三个突出助推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