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聚焦绿色发展,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在合肥正式揭牌

时间:2025-05-07 19:16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彭学英 / 钱茹 吴明
本报记者 彭学英 / 钱茹 吴明 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智慧城市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025年5月7日上午,由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教授合作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正式揭牌。未来,院士工作站将聚焦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双碳技术的科技创新与国际标准化研究,瞄准数字空间模型、城市系统仿真、双碳技术、城市安全
本报记者 彭学英 / 钱茹 吴明
  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智慧城市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025年5月7日上午,由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教授合作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正式揭牌。未来,院士工作站将聚焦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双碳技术”的科技创新与国际标准化研究,瞄准数字空间模型、城市系统仿真、双碳技术、城市安全等领域,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培养国际科技人才。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孟忠,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标准定额处处长李长青,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特任教授)、京都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等出席揭牌仪式,合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合肥高新区、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省内外高校院所学者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安徽智慧”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孟忠在发言中表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是由政府引导推动,以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以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核心,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协同创新平台。此次院士工作站揭牌,在智慧城市数字空间模型、城市仿真系统设计,以及促进合肥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省科技厅将加大支持力度,为院士工作站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跨越发展创造优越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将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全力支持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下一步,安徽将依托“可持续发展与双碳技术院士工作站”,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并依托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开放合作,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安徽智慧”。
 
  强强联手 推动“双碳技术”科技创新
 
  此次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交流会由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
  当天,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特任教授)、京都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作主题演讲,分享“可持续城市与双碳技术”前沿成果。周玮生院士说,当前,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挑战,而院士工作站可以为此贡献更多创新研究和实践。
  随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博士介绍了“院士工作站工作计划与研究项目”。院士工作站第一步将聚焦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安全与韧性”领域的研究,包含了自然灾害模拟仿真、环境污染模拟仿真、建筑墙体外立面损伤智能检测,城市生命线、交通、能源、建筑物等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智能化、智慧化的研究,以合肥为例开展“特大型城市“空天地一体化”安全韧性一张图的研究”。
  据了解,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SCSR)于2019年在中国声谷成立,专注于智慧城市、城市科学领域的标准研究及应用,专业涵盖空间信息、信息安全、城市仿真、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与城市运营等领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及其相关领域发展的高级专业智库,目前完成国际11项、国家标准7项,作为规划牵头单位参与合肥骆岗公园第十四届国际园博园智慧园区项目,自主研发大规模城市仿真系统、标准查询信息平台、建筑物外立面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服务智慧城市相关领域。
 
  此次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周玮生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将集聚院士资源,利用高校院所及知名企业在量子、空间、信息技术和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在可持续发展城市、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与国际政策研究、双碳技术等领域,推动双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