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余豹:带领团队从亏损大户到盈利尖兵

时间:2025-11-12 22:49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刘海燕 邢涛 彭学
作者:刘海燕 邢涛 彭学英 连续7年盈利,资产负债率从86.71%降为44.17%,净资产从3886万元攀升至1.38亿元,增长255%,2018年以来,累计实现利税1.65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0%这串亮眼的数据,见证了皖北煤电集团宁夏润夏公司从无到有、从亏到盈、由弱到强的蝶变跃迁。 15年深耕细作,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余豹带领公司团队以坚韧为刃,蹚过生存困境的泥沼;以创新为引擎,
作者:刘海燕 邢涛 彭学英
  连续7年盈利,资产负债率从86.71%降为44.17%,净资产从3886万元攀升至1.38亿元,增长255%,2018年以来,累计实现利税1.65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0%……这串亮眼的数据,见证了皖北煤电集团宁夏润夏公司从无到有、从亏到盈、由弱到强的蝶变跃迁。
 
  15年深耕细作,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余豹带领公司团队以坚韧为刃,蹚过生存困境的泥沼;以创新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担当为纽带,嵌入当地发展大局,将企业打造成西北硝酸市场龙头,以“感恩、敬畏、不放弃”的精神底色,书写了一份企业成长与社会责任共融共生的企业家答卷。
  从无到有,以坚韧耕出生存路
 
  位于宁夏中卫市北部的中卫工业园,是余豹创业的起点。2010年深秋,皖北煤电化工板块一份关于西北市场项目的战略部署敲定——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挺进西北,抢占硝酸行业西部“桥头堡”。
 
  根据组织安排,余豹接过项目团队组建和经营管理的重任,他带着10人工作组,奔赴千里之外的宁夏中卫,开启了一段从一片荒漠到现代化工厂的创业征程。
 
  2013年12月,装置建成试生产,但原计划的下游项目因故搁浅,2/3产能无法释放,企业陷入连年亏损的困境——财务账面上最少时余额不到4000元。由于公司经营困难,职工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职工流失率大幅上升。
 
  困难面前,余豹带领一班人深入基层班组,一对一点对点的开展过细的思想工作,保持了困难时期队伍稳定。用余豹的话说:“虽然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核心骨干没有流失,团队队形没有散乱,团队的精气神反而越挫越勇。”
 
  余豹说:“我们是安徽的宁夏人,也是宁夏的安徽人,出了安徽的门,代表的就是皖北煤电的形象,不能轻易被困难打倒。”余豹和团队没有退缩,他亲自带领营销人员跑遍西北,对接市场,开发了一大批核心客户,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他们严守安全环保底线,坚守对客户的承诺,积极向管理挖潜增效,硬生生地将2/3的产能缺口从市场上夺了回来。2018年,宁夏润夏公司成功扭亏为盈,从此连续7年盈利,企业逐渐摆脱生存危机,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创新破局,用远见引领高质量发展
 
  “办企业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是余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通过反复提醒团队成员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余豹不仅激发了团队的斗志,还推动他们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中不断取得新成就,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和行业影响力。
 
  2022年底,为顺应环保达标升级的形势,宁夏润夏公司按照要求将原有的3台燃煤锅炉淘汰。这一决定所带来的艰难选择是:公司的动力源只有外供气源,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外供汽源不稳定,核心设备四合一机组随时面临蒸汽停供的风险,进而造成全厂装置全面停车!仅在2023年就发生2次蒸汽断供意外,整整影响公司生产41天,产量累计损失近3万吨。
 
  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余豹带领班子果断启动“汽改电”技改项目。面对国外设备技术成熟但价格高昂、存在技术壁垒的局面,润夏团队坚定选择国产首台套硝酸“四合一”机组超高速直联电驱。他们在皖北煤电集团的坚定支持下,与国内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提出核心需求,引导设计团队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目前国内首台套超高速电机已经顺利研制成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项目成功后,不仅为润夏公司年节约成本600万元,更是彻底改变这一领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彰显了中国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余豹带领100多人的团队,完成近百项技改项目,涵盖生产流程优化和设备升级等领域,先后参与1项国家标准制定,获得专利36项。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产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将曾经的竞争对手转化为忠实客户。自2018年起,宁夏润夏公司硝酸销售量连年稳居西北市场第一位。
 
  融入大局,用担当书写社会责任
 
  余豹没有把眼光只放在企业自身,而是将发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大局。作为中卫市政协委员、中卫市化学品安全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连续多年围绕中卫市化工产业绿色转型、中卫市云产业如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等议题开展调研,形成多份高质量提案,积极为促进中卫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展现了皖煤人的担当和良好对外形象。他在参与组织开展的园区上下游企业消防安全联保的课题得到有效实施,整体提升了园区化工企业的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余豹还积极协助政府招商引资,先后引入宁夏润安微肥、朗利新材料等下游企业,不仅为润夏公司在园区内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也为园区化工板块增链补链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名誉招商局长”。
 
  宁夏润夏现有147名职工,主要来自安徽、宁夏、甘肃等地,如何让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职工“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余豹提出“家文化”“感恩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大家做可亲、可敬、可爱的润夏人。如今,很多年轻的宁夏本土职工已经在关键岗位发挥作用,与企业形成了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他还动议在厂前区建设了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展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生动故事,让长廊成为宁夏润夏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余豹带领宁夏润夏公司历经“成立建设—生存突围—良性发展”三个阶段,一举甩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智能工厂、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节水型企业等荣誉称号,宁夏润夏党总支“丹心润夏·辉映皖煤”党建品牌入选2024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余豹本人先后获得皖北煤电劳动模范、淮北市劳动模范、中卫市劳动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还被聘为“中卫市政协特约信息员”“中卫市电力系统行风评议监督员”“中卫市政府安全生产社会监督员”“中卫市化学品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