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全(68):紫薇红里的生命哲思
时间:2025-10-17 00:3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2025年8月24日的午后,烈日灼灼。芜湖郑万全医院的门窗被晒得滚烫,空气中蒸腾着灼热的气息。就在这样极致的环境里,正在工作的郑万全偶然抬眼,望见窗外那抹耀眼的红紫薇开得正盛,流艳一片,仿佛将整个夏日的热烈都凝聚在层层花瓣上。 这寻常的瞬间,在兼具医生与诗人双重身份的郑万全心中,催生出振聋发聩的感悟:原来死的再坚硬,不如活得有灵魂。
作者:明骅英

2025年8月24日的午后,烈日灼灼。芜湖郑万全医院的门窗被晒得滚烫,空气中蒸腾着灼热的气息。就在这样极致的环境里,正在工作的郑万全偶然抬眼,望见窗外那抹耀眼的红——紫薇开得正盛,流艳一片,仿佛将整个夏日的热烈都凝聚在层层花瓣上。
这寻常的瞬间,在兼具医生与诗人双重身份的郑万全心中,催生出振聋发聩的感悟:“原来死的再坚硬,不如活得有灵魂。”短短二十余字的小诗,如同一颗凝练的琥珀,包裹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灼热与绚烂的对冲中,照见精神世界的璀璨光芒。
作为个人诊疗人次世界吉尼斯纪录申报者,郑万全的笔下从不缺对生死的凝视。但这首《紫薇》最动人之处,在于他跳出了职业惯性的沉重,以轻盈的诗意将医学实践中千万次的生死体悟,转化为可触摸的生命意象。紫薇在此不再是单纯的观赏植物,而是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的精神图腾,既扎根于日常观察,又升腾至哲学高度。

“门窗晒得烫人”与“紫薇流艳一片红”构成强烈的感官碰撞:前者是环境的严酷,是物理层面的炙烤,带着不容抗拒的压迫感;后者是生命的倔强,是精神层面的绽放,透着向死而生的韧劲。郑万全以医生的敏锐捕捉到这种对比——肉体如同被烈日炙烤的门窗,终究会走向衰老与脆弱;但灵魂可以像盛夏的紫薇,在极端环境中依然保持蓬勃的生命力。这种描写让人想起汪曾祺笔下“乱红成阵”的紫薇,同样是在酷暑中展现植物的生存智慧,而郑万全则进一步将这份智慧升华为对人类精神的礼赞:环境越是严苛,灵魂的光芒便越发耀眼。
诗中特别注明“原来死的再坚硬”也可用“原来死的再珍贵”,这一细微调整,恰好显露了诗人对“生死轻重”的辩证思考。在医院这个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的场所,郑万全比常人更清楚:无论是坚硬如磐石的物质留存,还是珍贵如珠宝的身后之物,都无法与“活得有灵魂”相提并论。这让人联想到琼瑶在遗书中写下的“生时愿如火花,死时愿如雪花”,同样是超越对肉体存灭的执念,强调生命过程的质量。
作为医生,郑万全见过太多人为了延长生命长度而耗尽精神力量,也见过有人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得热烈而通透。这种职业体验让他坚信:灵魂的丰盈远比生命的刻度更重要,正如木心所说“智慧是剑锋,品德是剑柄”,唯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让生命真正具备“杀伤力”——不是摧毁他人,而是照亮自己。

“不如活得有灵魂”看似简单的判断,实则暗合了禅宗“活在当下”的智慧。紫薇的花期虽长,却也有凋零之日,正如人生再漫长,终有终点。郑万全借紫薇的绽放提醒人们:不必执着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焦虑,重要的是此刻是否活得真诚、热烈、有灵魂。这种思考与陈晓旭“居傲不媚春”的孤高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前者是在盛夏的灼热中坚守绽放,后者是在春天的繁华中保持独立,本质上都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在物质日益丰裕却心灵愈发困顿的当代社会,这句诗更像是一声清醒的提醒:警惕林奕含所说的“生锈的感情”,拒绝让灵魂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变得僵硬,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才是对抗平庸的最好方式。
郑万全的《紫薇》或许称不上鸿篇巨制,却如同一剂精准的药方,直击时代的精神症结。当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路上疲惫不堪,当“躺平”与“内卷”成为常态,这首小诗以最朴素的意象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从不在于外在的坚硬或珍贵,而在于内在的鲜活与丰盈。正如那株在烈日下绽放的紫薇,不求永恒,只为此刻的流艳;不求赞赏,只为活出自己的灵魂。
对于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来说,重要的或许不是记住诗句本身,而是在某个相似的瞬间,也能像他那样,于平凡物象中看见精神的光芒,于滚烫的生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那片“流艳一片红”。
相关文章
- 04-18钱营孜矿“掌上课堂”受到职工青睐
- 09-24任楼矿安全生产理念体系宣贯活动正式铺开
- 07-23皖北煤电任楼矿向撇钩延点说“不”
- 09-25安徽省确立10个县(市、区)为省级信息消费试点
- 12-08怀宁县助推新型职业农民跻身“金蓝领”
- 04-24怀宁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党建+职能”模式
- 04-28【“四力”实践】“双招双引”,霍山县全面升
- 10-22阴湾煤矿:让矿区暖流“跑”在寒流前
- 02-2458万元!共青团中央携手国盾量子号召全国大学生
- 08-10来安县全力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