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供给侧改革向“深”处开掘
时间:2016-06-0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李继峰
本报讯:皖北煤电钱营孜矿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机遇,逐步向“深”处进军,走出了一条不同矿井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2016年前五个月,钱营孜矿实现减员660人,300多人走上新岗位,为企业脱困赢得了发展主动权。
作为资源企业,钱营孜矿与其它煤矿一样,面临人员多、成本高和效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钱营孜矿实施了分流结构性冗员、停薪留职、提前退养等改革措施,通过“转产、转岗”的方式,实现了矿井、产能、人员和技术的无缝对接。
“选择来合肥长安汽车打工,就意味着面临更多挑战,与安逸的生活说再见!”钱营孜矿安监处35岁的信息队长汤祥利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这个矿,像汤祥利这样既懂管理,又具有闯新路的员工很多。目前,他每天忙碌在合肥长安汽车生产线上,当一名汽车监测员,月收入4500多元。
钱营孜矿顺应市场要求的管理与生产流程再造。这个矿通过创新提高工效,实现了“一井一面”生产格局。将井下原有的生产格局缩编合并为“一采两掘两辅助”。变原来采、掘、机、运、通分散管理,为现在的大采区管理,实现了“减少管理人员、减少辅助人员、杜绝浪费现象、杜绝扯皮现象”。
建立矿井信息化管理体系,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主要车间实现了无人值守,每天下井人数由2015年的1300人,降到现在的700人。这个矿全面为管理松绑,实施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采取下井准入制,干部员工不再“被下井”;实施夜班“瘦身”工程,降低夜班员工劳动强度,夜班下井人数不足100人,管理更简易高效。
这个矿因地制宜,及时推进“合岗、并岗、兼岗”管理新模式。本岗位工种兼并其他工种,多劳多得,形成新型的工资分配模式和用工方式。一些岗位在工作集中时,可以在内部聘用其它职工进行兼职工作。这个矿全面推行弹形工作制,让员工可以自由流动。采煤的人可以去打钻,通风的人可以去挖水沟。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质量就行。
矿机械厂从机电、选煤厂、运输等五家单位,聘了10名技术大拿。定期来机厂维修电器开关。每月每人发800元的技术津贴。另外,每季度从维修产值中提取一部分,做为效益奖,发给贡献大的外聘人员。
相关文章
- 12-05中加健康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肥)研究院签约
- 03-10建议适当调整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
- 07-16双龙公司严抓干部作风建设动真格不留情
- 05-29安徽省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组赴钱营孜
- 07-02海孜矿坚守“零容忍”誓夺安全年
- 09-30合肥今天迎来2024年度第20万名出入境旅客
- 08-26加大金融灌溉,合肥高新区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 09-12合肥市瑶海区“三微”党员教育管理显成效
- 10-30中煤新集板集电厂投产两周年盈利7.46亿元
- 04-20中高端产品矩阵领衔江淮汽车耀势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