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全(78):文化自信在澳门
时间:2025-11-10 17:2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2025年10月15日至18日,诗人、医生跨界学者郑万全应邀参加澳门国际精油研讨会。漫步于澳门街头,这座城市既有现代都市的繁荣活力,又处处浸润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妈祖阁的袅袅香火与圣保禄大教堂的断壁残垣相望,葡式蛋挞的香甜与广式早茶的醇厚交织。这份独特的气质,不仅让郑万全沉醉其中,更激发了他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层思考,最终凝结
作者:明骅英

2025年10月15日至18日,诗人、医生跨界学者郑万全应邀参加澳门国际精油研讨会。漫步于澳门街头,这座城市既有现代都市的繁荣活力,又处处浸润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妈祖阁的袅袅香火与圣保禄大教堂的断壁残垣相望,葡式蛋挞的香甜与广式早茶的醇厚交织。这份独特的气质,不仅让郑万全沉醉其中,更激发了他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层思考,最终凝结为一首《脚踏澳门威尼斯》,以诗为媒,传递出对文化自信的深切感悟。
“脚踏澳门威尼斯,脚踹天下威尼斯”,开篇两句以夸张而有力的笔触,将目光聚焦于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这座全球第二大单体建筑,以填海造陆的智慧与风水布局的巧思,复刻了威尼斯水城的浪漫,却又在玻璃工艺的剔透、黄金教堂的璀璨中,悄然融入东方审美的细腻。在郑万全眼中,“脚踏”是对这座建筑奇观的礼赞,更是对中西融合实践的认可;而“脚踹”并非解构与否定,而是一种突破——它象征着中国不再是西方文明的追随者,而是以文化主体性为根基,在全球化语境中与西方平等对话、甚至打破固有认知边界的底气。

“心悟世上东向西”一句,则将视野从建筑转向更宏大的自然与文明规律。郑万全在诗注中写道,“东向西”是日月轮转、昼夜交替的宇宙法则,这与《周易》中“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他进一步感悟到,文明的演进亦遵循此道:英法意等国曾因率先探索人性解放与科学精神(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度引领世界文明潮流;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他看来,“东向西”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动态平衡”的共生——正如澳门,既守护着妈祖信仰的文化根脉,又留存着圣保禄学院的西式教育遗产,在两种文明的碰撞中孕育出独特的“第三空间”。
“英法意早领世界,万全申报吉尼斯”,则将历史纵深与现实实践相连。诗中的“万全”一词,有着多重深意:既是对澳门威尼斯人这一建筑奇迹及其建设者的赞美,也暗含着郑万全自身的实践——作为诗医双栖的学者,他推动申报吉尼斯纪录,既是对个体专业成就的突破,更象征着中国在文化创新、科技发展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决心。郑万全坦言,英法意的崛起印证了“遵循规律者进”,而中国虽起步稍晚,但只要正视不足、精益求精,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推动民族进步的力量,最终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这首诗的价值,远不止于对一座建筑、一段感悟的描摹,更在于它以小见大,构建了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其一,是“各美其美”的底气——澳门威尼斯人虽复刻西方景观,却始终带着东方审美印记,恰如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养分时,从未丢掉自身根脉;其二,是“美美与共”的视野——它摒弃“重东轻西”或“重西轻东”的二元对立,倡导在动态平衡中推动文明对话,这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明共生理念高度契合;其三,是“个体共振集体”的力量——郑万全以学者身份践行文化传播,如同澳门从小渔村到国际都会的蜕变,证明平凡个体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动能。
站在澳门的土地上,郑万全的诗不仅是对一座城市的礼赞,更是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深情告白。当澳门的巴黎铁塔与大三巴牌坊在暮色中并肩而立,当威尼斯人度假村的贡多拉划过融合了风水智慧的水道,我们便能读懂诗中真意:文化自信从不是封闭的自守,而是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以深厚底蕴滋养创新的从容。正如郑万全所悟,在“东向西”的永恒规律中,中华文化既能扎根传统,又能对话全球,终将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上一篇:第十二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在宣城启幕
- 下一篇:井下空调房,刘庄矿业让职工幸福满满
相关文章
- 07-31合肥巢湖经开区:美景之中孕育高端产业
- 09-16中煤新集二矿强基固本确保矿井安全发展
- 04-11东航安徽分公司万米高空镌刻着庄严承诺
- 12-30“双千”实现在即 中国声谷正全力打造世界级产
- 07-10淮化集团击“重锤”战危机
- 09-26合肥市“青小”学生走进安徽国祯书院论语课堂
- 11-16洛河发电厂圆满完成进博会保发电工作
- 07-23合肥市瑶海区社区道德讲堂“开辩了”
- 01-29铜冠(庐江)矿业公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 09-11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党委副书记为机关党支部上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