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端访谈 >

两会专稿 许继伟:产业发展 滁州市以直接融资为“准心”

时间:2022-03-12 10:11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鹿娟 张晓梅 / 吴明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字放在第一位,而稳增长、稳就业是“稳”的根基,解决这一“双稳”问题关键在于产业发展。3月8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核心功能,通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展产业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
两会专稿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
产业发展 滁州市以直接融资为“准心”
本报记者 鹿娟 张晓梅 / 吴明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字放在第一位,而稳增长、稳就业是“稳”的根基,解决这一“双稳”问题关键在于产业发展。3月8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核心功能,通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展产业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

 

以信贷支持为“重心”,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

许继伟介绍,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创新建立光伏、半导体、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工程,开展精准招商,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八大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组建光伏、新型化工工作推进组、产业协会,开展光伏、新型化工银保企专项对接活动。

一是抢挤信贷规模。打破先有项目后有规模约束,抢先与省级行对接,全力推动信贷规模向滁州倾斜。近两年以来,市政府抢先与省中行等9家省级行签订了总规模达5950亿元“十四五”期间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二是抢抓信贷投放。2021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27.25亿元,居全省第4;同比增长13.46%,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较年初增加406.61亿元,居全省第4。存贷款增速13.82%,居全省第3。2021年12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400.17亿元,居全省第3;同比增长23.09%、居全省第3。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54.52亿元、居全省第7,同比增长29.49%、居全省第1。

三是抢争中长期贷款。会同市人行、银保监分局、发改委2021年11月份起先后两次发布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每日监测贷款数据及重点项目投放情况,要求各银行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链等各重点领域提前储备好项目,做好拟投放贷款的准备工作,确保今年开年即全力投放。2022年1月,全市围绕八大产业链、制造业、乡村振兴、绿色低碳、重大基础设施等89个重点项目投放贷款87.52亿元、新增贷款65.89亿元,新增贷款占去年一季度的83.62%。

 

以直接融资为“准心”,拓宽重点企业融资渠道

许继伟告诉记者,滁州市以直接融资为“准心”,拓宽重点企业融资渠道。

在企业上市方面,2021年,全市新增天长市鑫铂铝业、市本级三巽集团、南谯区超越环保、定远县华塑股份、明光市浩淼科技5家企业成功上市,占全省新增数21.7%,全省第2,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67%;新增报会在审企业2家;新增在安徽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8家,完成进度133%,居全省第2。

在股改挂牌方面,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改挂牌企业29家,居全省第1,完成进度254.5%,新增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90家。2021年,全市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71家。全部挂牌企业和科创板挂牌企业融资覆盖率为77.92%、85.95%,均居全省第1。

在直接融资方面,2021年,实现直接融资247.63亿元,分别为市本级81.53亿元、市经开区80亿元、定远县19.21亿元、全椒县17.5亿元、中新苏滁高新区13亿元、来安县10.11亿元、明光市10.07亿元、南谯区8.56亿元、天长市6.75亿元、凤阳县0.9亿元。

“为了推动企业直接融资,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滁州市实施了拟上市企业培育工程。”对此,许继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加快“四个资源库”建设。建立健全改制企业库、上市后备资源库、股权投资机构库、中介机构库等“四个资源库”,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新一轮排摸,将符合条件企业纳入资源库,对入库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加快沪深上市进程。全力加快多利汽车审核进程,力争今年上市。加快佳诺威、金锋馥、盛诺电子等已辅导企业报会待审进展,力争今年6月底前实现报会。

三是加快北交所上市。按照“省四板→新三板基础层→新三板创新层→北交所”成长路径,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中的“小巨人”、冠军企业,每年培育2家以上北交所上市企业。今年确保天长峆一药业成功转板北交所上市。加快推动安瑞升、扬子地板、斯迈特3家创新层企业冲刺北交所,加快推动12家新三板基础层企业创造条件进入创新层。开展拉网式排查,梳理比对规上、高新、专精特新、绿色工厂、115团队等优质企业,力争更多企业进入省级后备库,加大培训力度,综合施策帮扶,助力早日对接资本市场。

 

以融资服务为“核心”,完善重点企业要素保障

许继伟认为,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系统和上市直接融资,政府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有所作为,重点要在服务上下功夫。

首先是强化服务提升。由市金融局、市人行、银保监分局、担保公司、银行相关人员组成的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融资服务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与银企对接会深入企业,2021年,全市组织银企对接会147场,长期合作意向签约企业1056家、签约金额230.49亿元。市金融局联合市人行、银保监局、发改委等部门开展“智汇”金融、助企腾飞专项融资行动、“金融支持现代化新滁州”劳动竞赛等专项活动,实现滁州线上贷款平均审批时间精减至2个工作日,持续降低融资成本,2021年12月末,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6%,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其次是强化线上对接。推广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推进金融机构入驻,实现企业申报、银行受理审查审批授信“网上一站式办理”。组织开展“科创企业专项线上银企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线上银企对接”“专精特新企业线上银企对接”等专项对接活动。目前,共入驻金融机构30家、国有担保公司10家,上线信贷产品174个,注册企业1.61万家,累计授信293.25亿元,信用贷款占平台用信总额50.61%,获评“2021年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特色平台”。

再者是强化担保服务。落实《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办法》等政策,对单户500万元以下的,担保费用按照安徽省规定的担保费率收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与50%担保费补贴。将500万元以下业务全部纳入政银担合作试点。要求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合理确定担保费率,融资担保费率按照省要求降至不超过1%。2021年,全市累计新增新型政银担试点合作业务111.54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4800万元。

同时,通过强化银税互动,拓宽融资渠道,推进“税融通”业务。将M级及以上企业名单,推荐给各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给予业务指导。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企业,由银行对其直接发放信用贷款,贷款利率不高于同期同类型平均利率水平。2021年,全市税融通贷款累计发放53.37亿元,同比增长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