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红四方遗址能否建成合肥版“798”?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吴明 >

中盐红四方遗址能否建成合肥版“798”?

时间:2013-04-0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中盐红四方遗址能否建成合肥版“798”?

各界专家齐呼吁:建设中国(合肥)红四方工业文化博览园暨影视基地意义重大

 

 


 

有待保护开放的小氮肥遗址

 


 

专家在工业遗址现场考察

 


 

专家座谈现场

 

   【记者郝玲 吴明合肥报道】  “保留中盐(合肥)红四方工业遗址这块中国化肥的‘活化石’,建设中国(合肥)红四方工业文化博览园暨影视基地,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基地,进行“活态”保护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如果拆除开发用于商业或住宅,将成为中国工业文化的遗憾。”日前,18位安徽省、合肥市工业、文化方面的知名专家在中盐红四方旧址展开论证,共同探寻红四方旧址的新出路。

    据了解,根据合肥市政府“退城入园”的要求,中盐红四方已搬迁到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合肥市政务区祁门路12号工业旧址,已于2012年元月18日停产。这片厂区共490亩地,北靠祁门路,西邻潜山路,南倚习友路,东临金寨路,交通便利,所有工业设备保留完整。厂区外万达广场、百盛广场、合肥大剧院等,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近期,各界人士纷纷建议保留中盐(合肥)红四方遗址,建成中国小氮肥纪念馆,为中国化肥工业留下这块至宝,为合肥市增加文化底蕴。

 

“独一无二”的红色记忆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云、陈毅、彭真、杨尚昆、李先念、朱镕基、回良玉、顾秀莲、郭金龙等先后来企业视察,给中国化工、化肥界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革命前辈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给红四方留下了浓厚而难忘的“红色记忆”。

    作为毛主席生前唯一视察过的化肥厂,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但领袖视察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1959年10月28日下午,毛主席在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等陪同下,亲临红四方的前身合肥化肥厂。在厂内,毛主席参观了造气、变换、精炼、高压和合成车间,并不断地和当班生产工人亲切握手问好。在听取汇报后,他赞赏说:“很好,大中小结合,一个化肥厂可以解决一个公社问题,一亩地几十斤化肥就基本解决了。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毛主席那高大的形象和亲切的话语,深深地印在职工的心中。

    毛主席回京后,在有关会议上提到化肥发展问题,会后陈云同志亲赴合肥化肥厂作了长达40多天的调查,了解、决策化肥的发展,总结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随后,中国化肥工业专家、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亲率研究设计人员来红四方开展合成氨联产纯碱试验,1971年红四方建成我国第一个小联碱厂。小氮肥、小联碱、小化肥、小碳铵、小硫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创造,之后,化工部在全国推广建设了1573家化肥企业,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其第一套小化肥遗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2009年12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视察企业时,欣然题词:愿毛主席视察过的红四方越办越好!他勉励企业不辜负领导嘱托,争做中国化工企业的排头兵。

 

 “独一无二”的化肥“活化石”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对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的,“关于筹建中国小氮肥工业纪念馆报告的复函”中说,“建设中国小氮肥纪念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氮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氮肥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建设中国小氮肥纪念馆,可以充分反映小氮肥工业各个阶段发展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对氮肥工业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盐(合肥)红四方50多年的创业历程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从蜀山化肥厂开始,到合肥蜀山化肥厂、合肥化肥厂、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再到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经过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老企业又迸发出新活力,开启合肥化工二次创业的新征程。这块热土的名称的演变,见证着中国小氮肥的发展历程,体现着安徽乃至全国化肥发展的沿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红四方成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化工百强,安徽省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1997年,红四方成为化工部授予的全国首家农化服务中心挂牌单位。2001年7月红四方党委被党中央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红四方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红四方产品是中国进入WTO推荐产品,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在当天的专家论证会上,安徽省文学学会会长,安徽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秘书长,研究员、《安徽通史》编委办公室主任唐先田说,1971年在红四方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小联碱厂。小氮肥、小联碱是特殊情况下的中国创造,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此后在1979年兴建了1573家小氮肥企业,到目前,保留生产原貌、设备保存最完整的是红四方这一家;小化肥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曾在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国农业生产发挥强大推动力,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推动力更加强大;红四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硕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不朽的贡献,是生动鲜明的记录。现在小化肥生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仍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四方保留下来的历史教育意义非常显著。

 

符合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文化强省”,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肥市提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筹建国际影视基地。

安徽省政协第九、十届常委、安徽省社会学会会长、安徽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家海说,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中各种阶层的人,出现了不同的精神文化需要,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小康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如果合肥市在“十二五”建设时期,能将红四方的旧厂房充分利用起来,建成工业文化博览园和影视基地开发,进一步满足文化的需求,这也是贯彻全国及省市两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说,这里真是一个太好太好的地方了!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作为文化场所的战略已经形成,如果能把红四方遗址作为展示文化产业的窗口,是肯定成功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合肥进行影视拍摄,搭景棚,找不到这样高大旧厂房作场景,这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影视基地;二是作为创作和经营场所,安徽省内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大师,没有地方集中展示作品,要把这里做生动,做成创意产业;三是如今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有很多想法,需要一个施展才干,实现梦想的场所,这里与周围环境文化氛围融合得相当好。

 

有效对接合肥市发展规划

    合肥市总工会纪检组长邹华前介绍说,今年合肥市领导提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劳模公园和工人文化宫的选址,年内要开工建设,眼下正由规划局进行考察选址。邹华前认为建设红四方工业文化博览园,其中包括劳模公园和工人文化宫是很好的创意。由于红四方旧厂址已于去年停产,退城入园,在旧址基础上建设劳模公园和工人文化宫,意向较为成熟,其所处的政务区区域优势显著,首先省总工会在这里,便于管理,加之其区域幅射范围内的高新区、经开区、肥西桃花工业区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围绕左右。作为工业文化博览园,将劳模公园和工人文化宫包含其中,位置优越。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陈平说,由合肥市总工会和中盐红四方提出的建设工业文化博览园方案很好,其可行性很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今天,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该是冰冷的,只有混凝土,还要融入更多的城市精神,要创新发展。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广度、宽度,更要有高度和深度。工业文化遗址不可复制性,给全市文明带来的独特风景,不可替代,确实能极大提高城市品位。为城市营造一个新的精神家园,要大家取得共识,如果合肥市让出这块地,让出几十亿的效益,其带来影响则是长远的,深刻的。

 

链接:

 

北京“798”艺术区:

    798是国内名声最大也最成熟的艺术区。原是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后来一些艺术家集聚于此,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还有一些工厂在生产,穿梭在艺术和工业之间,精致与粗狂并存,不断的感受生活与精神的冲撞。

    798里面有大量的艺术空间、咖啡馆、餐厅和小店。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象群(雕塑家)等都进驻了798。无论何时去,都有很多展览或讲座等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