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化工“整体搬迁”后的“脱胎换骨”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郝玲 >

合肥化工“整体搬迁”后的“脱胎换骨”

时间:2014-06-0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编者按:随着合肥市城区的发展扩容,在老城区被居民称为“定时炸弹”化工企业,严重影响着城市的转型和人居环境,约束和制约着化工企业的自身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合肥市化工企业整体“退城入园”,一方面还合肥市碧湖蓝天,另一方面实现合肥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整个搬迁虽然历时近7年,但搬迁后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不仅使市区布局和环保要求更加合理规范,而且也使落户于合肥市肥东县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化工企业实现了整体升级提升,很多举措和经验很值得正在转型中的城市学习和借鉴。
 
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合肥化工“整体搬迁”后的“脱胎换骨”
作者:本报记者郝玲 吴明

中盐红四方新区东区厂景一角

    从合肥市最后一家化工企业——安徽氯碱集团2013年12月31日停产搬迁至今已有5个月时间,合肥化工整体搬迁后的效果如何?当初设定的转型升级、环保达标目标能否实现?入园的化工企业是否水土不服?带着这些问题, 5月29日,记者走进了位于合肥东部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战略重组  实现退城进园
    战略重组是合肥化工整体搬迁升级的重要一笔,2009年8月,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揭牌,中盐红四方新区项目开工则标志着合肥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搬迁建设工程的序幕正式拉开。这不仅给合肥“老化工”企业赢得了二次创业机会,也让中盐发展战略实现了新拓展。2008年底,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组合肥市原有的4家化工企业,投资114亿元,在位于肥东县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打造以“盐化—农化—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多元化化工新区。
    合肥市化工企业的整体搬迁还要从2008年以前说起……
    “合肥市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在当时看来是“无奈之举”,更是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立贵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搬迁前合肥市化工企业债务沉重、安全风险大、环保不达标、规模小、效益差、技术落后、发展空间受限制。”是一把悬在城市上空的剑。
    据了解,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原合肥江淮化工总厂、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合肥四方磷复肥公司、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四家化工企业整合后形成的。在这四家企业中,安徽氯碱化工集团1957年建厂,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合肥江淮化工总厂1958年建厂,合肥四方磷复肥公司1969年建厂。全部是靠滚动发展起来的,注册资本金低,“大而全、小而全”,历史包袱重,优势分散,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出现或实际存在着融资难、发展难、稳定难、生存难的“四难”现象。
    合肥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海鹰说,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化工企业要离生活区的安全距离至少100米,卫生距离至少1000米。而随着合肥市城区的发展扩容,原来位于合肥市南七、东七、姚公庙位置的老化工企业,已经被居民区紧紧包围,处于人口密集地段,与居民区毗邻的老化工企业时时有安全的风险。而且由于老厂建厂时间早,设备已相对落后,产生的烟气影响城市空气。同时由于设备陈旧,发展空间受限制,最新工艺不能在老厂应用,老化工企业发展艰难。从环保和化工企业再发展的角度讲,化工企业搬迁已经成为合肥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合肥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6月果断决策,实施市属国有化工企业体制改革,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之潮。
    记者从一位化工企业退休老职工那里获悉,合肥市化工企业改革重组之路可谓大刀阔斧:首先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合肥化工企业共为5766名在职职工发放经济补偿费用2.67亿元,支付数千名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费用1.043亿元,离休人员及特殊群体全部移交工投公司托管,生活区移交所在地街道管理;二是实施子公司层面的整合。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吸收合并安徽锦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天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丰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企业,打造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实施母公司破产清算工作。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江淮化工总厂三家母公司均存在较重的债务负担,不仅影响着自身的融资能力,也严重影响了控股子公司的融资能力,先后予以破产清算关闭;四是积极推进股权回购。四个子公司共有十七家小股东,根据合作协议要求子公司非市属国有股份必须由政府全部回购。企业组织力量,分头行动,过程可谓是历经艰难,费尽周折,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股权回购任务,为四家股份公司资产的顺利划转铺平了道路。也为中盐进入合肥扫平了最后的障碍。

循环利用  整体“脱胎换骨”
    按照合肥市政府“退城入园”的要求,合肥江淮化肥总厂于2008年10月21日全部停产,合肥四方集团的所有生产在2012年1月18日全部停产,安徽氯碱集团于2013年12月31日全部停产,均迁入位于肥东县撮镇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方立贵说,整合搬迁后的中盐红四方轻装上阵,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实现了“脱胎换骨”。
    按照《中盐合肥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中盐红四方最终将实现百万吨级化肥、百万吨级纯碱、三十万吨级氯碱,以及规模较大的系列农药以及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化工产品总产量超过360万吨/年。中盐合肥化工基地建设分两期进行,目前正在循环经济示范园实施的总投资59.24亿元的一期项目包括农化、盐化和精细化工三大系列产品,其中,一期建设项目中的农用化工系列: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30万吨联碱、100万吨复合肥均已顺利投产;盐化工系列:15万吨烧碱、10万吨糊树脂、10万吨保险粉等项目,已在2014年一季度陆续投产;精细化工系列、新型建材生产示范基地项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园区集中供热等项目也将于2014年上半年建成并陆续投产。
    据了解,中盐红四方新区建设全面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集约高效、永续发展”的方针,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最合理的工艺路线,利用产品链的相互衔接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做到“吃干榨尽”,形成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链,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原厂区下降30%以上。
    搬迁前合肥市化工企业总产值不足20亿元,而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中盐红四方整个项目完成后将达到200亿元产值。方立贵认为,合肥化工企业的整体搬迁是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是把政府、企业、股东的积极性有效融合,力量叠加的一个成功典范。老化工企业只有搬迁,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集约高效、永续发展。

严看死守  确保碧湖蓝天
    记者在合肥循环经济园采访时发现,这里很安静,到处绿树成荫。当记者跟随中盐红四方技术人员叶少春来到其厂区时,零距离接触,更能亲身体验到合肥化工企业搬迁前后的变化,其合成氨装置也基本闻不到气味,看不到烟囱排放的废气,与传统观念中的老厂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盐红四方技术人员叶少春向记者介绍,“声、渣、水、气”四大污染源在这里全部达标:把好上游工矿企业水关是合肥市巢湖治理的重要一环,在水处理方面,中盐红四方采取先进的水集成技术,装置内冷却用水全部闭路循环,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生产及生活污水采用国内先进的IMC生化处理工艺,出水指标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合成氨的生产污水经处理后氨氮的排放浓度可以达到5mg/L以下,远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mg/L。经一级处理后达标的污水一部分作为公司内部景观树木灌溉用水,另一部分再进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深度处理。
    在废气的排放方面,中盐红四方新区气化炉有效气体成分含量可达到75%以上,同时碳的转化率也由75%上升至95%,残碳由20%下降至5%以下,能耗利用大大提升。合成气净化程度高,CO含量2ppm以下,惰性气体含量也很低,不再有放空气体。同时中盐红四方废气回收综合利用,回收利用液氮洗尾气制甲酸钠,回收利用低温甲醇洗含硫废气制硫酸并副产蒸汽,利用尿素工艺冷凝废液及废氨水对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硫酸铵。在废渣方面,中盐红四方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石膏砌块,每年可消耗废渣100万吨。
    同时,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碧湖蓝天,与其管委会的严格管理和各项环保措施密不可分。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党工委书记韩有胜说,“环保工作做不好,循环经济园就没有生命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在园区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就是侧重源头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末端处理。”。
    韩有胜介绍说,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采取的是环保设施先行,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在园区建设之初,一家化工都没有的时候,园区就坚持雨污分流,路铺到哪里,雨污分流管道就埋到哪里。并在企业入驻前建好园区内污水处理厂,集中对园区企业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处理。 在园区发展过程中的招商引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建立了预审机制,对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进行环保预审,看其企业污染是否可控可治,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之门外。据统计,近几年,拒绝的项目共有70多个,合计40多亿元投资。
    在对企业环保管理方面,韩有胜说,概括起来就是“严看死守、严管重罚”,罚的同时也建立了企业发展环保基金,对企业减少排放、一年内没有环保事件记录,在环保方面有特殊贡献的均给予奖励。目前,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水处理实现了化工企业污水预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厂再处理,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后再排放的三级处理方法。今年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重点是废气处理,园区管委会出钱从外地聘请废气处理专家制订了“一企一策”方案,企业只需按方案进行废气处理即可。
    据了解,在生态治理方面,2012年,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建成了2600亩生态防护林,园区自身绿化隔离带40万平方,合计投资7000多万元。
    对于下一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发展,韩有胜说,整个园区也正在走转型优化升级之路,目标朝着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从2012年开始,新化工项目就已不再引进,现在只允许中盐红四方建设二期工程,园区35平方公里中,集中7平方公里做化工,其他地方集中发展新材料产业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另外,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与定远盐化工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于前期引进的中小型化工企业,在经过技改环保安全仍不能达标的,将通过迁往定远盐化工基地实现再提升,确保园区在个水平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