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提前完成“进十强”目标
时间:2015-03-0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合肥市提前完成“进十强”目标
【记者郝玲合肥报道】日前,记者从合肥市经信委获悉,合肥市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牛鼻子”,促进产业结构深层次调整;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促民营经济实现新跨越。 “双轮驱动”,推动该市工业实现“量质齐飞”。2014年,合肥工业产值总量和增加值总量再上新台阶,分别实现8447.8亿元和2126.6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列第10位,提前完成“新跨越、进十强”的目标。
合肥市围绕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工业政策支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突出对技术改造、中小企业融资、企业技术创新等的支持,全年兑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6亿元,惠及企业近1000户。同时,量身定制产业扶持政策,支持语音、光伏、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4年,该市工业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二,领跑中部。
近年来,合肥市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该市抢抓国家鼓励光伏分布式发电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将光伏应用项目纳入节能考核、有序用电和合同能源管理补贴范围,推进一大批屋顶电站、渔光互补、光伏大棚、光伏示范村等项目开工建设;2014年新并网光伏电站89.5MW,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达225MW,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以联宝电子为代表,去年合肥市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年产值达到964亿元,超过汽车、食品加工两大产业,成为表现最为抢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带动下,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同比增长29.7%,快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17.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合肥市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该市积极营造全面创业氛围,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在全国率先出台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和制度保障的力度。该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注册资本、经营场所、“先照后证”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去年全年新登记个体私营企业数和增速均居历年来之首,总数占全省三分之一。民营经济对该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9%,居历年之首。
- 上一篇:宿州变合力为动力促进发展
- 下一篇: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揭牌成立
相关文章
- 06-29合肥高新区28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 05-08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功能拓展积极承担社会
- 02-26安徽省将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04-18合肥市再吹发展民营经济号角
- 08-08安徽省上半年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 08-07合肥三洋引入国际家电巨头惠而浦
- 12-12安徽已形成中国家电业积聚区
- 04-30安徽省首次发布工业发展白皮书
- 06-20皖北片区联合宣讲再敲安全警钟
- 07-28安徽煤监局机关第五党支部开展党群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