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绿色设计与制造论坛引领绿色生活模式
时间:2016-11-14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第二届绿色设计与制造论坛引领绿色生活模式
作者:郝玲 张晓梅 秦锦坤

论坛召开现场
11月12-13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能源基金会(中国)等单位在安徽合肥召开了“第二届绿色设计与制造论坛”。本次论坛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旨,分别就绿色政策与标准、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等重大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据介绍,本届论坛旨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助力中国制造2025,深化标准化改革,全面提升绿色设计与制造水平,引领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安徽质监局、合肥市政府、合肥高新区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等国家的5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参会人员600多人。
论坛上发布了第二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录,揭牌成立了中国绿色设计与制造产业创新联盟,颁发了“绿链杯”优秀论文奖。同时,在此次论坛上,合肥高新区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签约共同建设绿色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创新中心,在“中国声谷”建设支撑绿色发展的实验室,为支持合肥市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平台。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聚焦绿色制造体系,系统介绍了工信部在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建设与评价方面开展的工作。高云虎介绍说,为实现“到2020年,建设百家绿色园区和千家绿色工厂,开发万种绿色产品”的目标,工信部将不断深化扩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开展绿色设计与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的示范,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协作,提升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并逐步完善与绿色制造体系相关的支持政策和监督管理机制。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张文兵司长指出,绿色设计与制造是质量提升和增加绿色高端产品供给的有效手段。质量监督是绿色设计与制造的有力保障。推动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前提是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的关键是标准执行的监督。加快建立绿色设计产品的监督管理体系,落实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利用多层面质量抽查、飞行检查、消费投诉、质量风险分析、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多种手段,强化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后监督,切实保证绿色设计产品名录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本届论坛是继2015年成功举办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会”之后又一聚焦绿色技术创新与政策标准的国际盛会,为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搭建了交流绿色技术、分享绿色案例、共商绿色政策和标准的平台。
- 上一篇: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评审落幕
- 下一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安徽发展新引擎
相关文章
- 08-20刘桥一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照镜子”自觉“正
- 03-21安徽煤矿安全生产系列报道之二
- 06-29合肥高新区28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 09-27安徽省侨联新侨创业创新基地在合肥经开区揭牌
- 08-31安徽省重大产业技术攻关取得明显成效
- 08-07合肥三洋引入国际家电巨头惠而浦
- 12-25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到安徽调研职业安
- 03-18安徽煤监察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10-08行业低迷拉响煤矿安全警报
- 08-30皖北煤电卧龙湖矿在应对危机中扬帆起航